沧州市林业局2007年工作要点
2007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林业工作全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让沧州能绿的地方绿起来,该绿的地方绿起来”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总体目标,以发展精品林业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切实加强科技推广,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强力抓好依法治林,推进我市林业工作再上一个新水平。
二、任务目标
全年完成造林15万亩,力争20万亩,其中发展速生丰产林5万亩,发展果品基地5万亩,其他造林5万亩;完成以梨、枣为主的果品结构调整2万亩;果品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40万亩,新增无公害产品认证面积10万亩;完成新育苗面积1万亩;实现果品总产25亿斤,林业总产值达到37亿元;林木覆盖率达到22.5%。
三、工作重点与措施
根据全年总体发展目标,全市要突出抓好“六林战略”的实施,即:
(一)抓生态立林,进一步加快全市造林绿化步伐。通过强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我市的整体绿化水平。坚持“实行一个调整、绿化两边、建设三大基地、实施四大工程”的工作思路,即:
(二)抓产业强林,进一步提高全市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一是要切实加大林果项目的谋划、跑办和管理力度。要争取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沧州,同时,积极引进域外、国外资金及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力争国家无偿投资再创新高,贴息贷款资金3000万元以上,以推动我市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要按照“扶持壮大一批、改制重组一批、内引外联新建一批”的工作思路,重点扶持泊头东方果品公司、泊头亚丰果品公司、盐山千童枣酒厂、沛然生物制品公司、枣香村果食品公司、孟村力军力家具公司、河间红又红枣业公司、肃宁县人造板厂等10家带动力强的企业,帮助企业谋划项目,特别要着重扶持科技含量较高的深加工企业的发展。三是要充分发挥各类林果协会的作用。通过组织参加展销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强化协会组织与会员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其为政府当参谋、为企业、农户搞服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搞好市场、信息收集和传递、产品品牌宣传与推介等工作,不断提高我市林果组织化程度,促进我市林果产品的销售。四是要切实抓好名优林果基地建设。以梨、枣为重点,以速生林和优质杂果为补充,加大对林果改劣换优和新建基地建设,重点培植梨、枣、速生林和紫穗槐四大优势产业,推进全市林业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在加强林果新品种引进的基础上,加大具有本地特色、高产、优质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进一步提高我市林果新技术新成果的自主创新能力。年内新增无公害产品认证面积10万亩,完成标准化生产面积40万亩。
(三)抓科技兴林,进一步提高我市林业发展的质量。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科技推广体系,重点要开展好以梨、枣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管理、冬枣储藏保鲜以及速生丰产林抚育、后续利用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活动,面向乡村两级技术人员,采取不同形式,丰富培训内容,确保培训总人数达到8万人次以上。二是紧紧围绕我市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省林科院、河北农大、中国林科院为技术依托,深入开展枣树绿盲椿象、冬枣果实病害、黄冠梨鸡爪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力争引进国外和省外的抗盐碱树种12个、推广先进技术成果6项,为推进全市林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三是在进一步完善市级质检站的基础上,抓好重点县市的果品质检站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果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以把住市场准入关,促进我市林果产品的销售和增值。
(四)抓改革活林,进一步增强全市林业发展的动力。一是切实抓好林业投入机制改革。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放手发展非公有制造林。要坚定不移地落实“谁造林谁所有,谁投入谁受益”的造林政策,积极吸引和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和造林大户,采取承包、拍卖、租赁、股份制合作等方式造林,也可以采取与农民签定造林合同、造林订单的方式发展速生丰产原料林,以吸引各种投资主体和方式参与林业建设,非公有制造林面积要占全年造林面积的95%以上。二是认真抓好林权制度改革。要认真总结青县、泊头两个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经验,并在全市全面推广。具体要求是:第一,要在严格落实林木林地权属的基础上,对林权所有者依法进行确权发证,使全部的林木林地权属都真正落实到所有者身上。第二,要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原则,做到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维护林农果农和其它经营者的权益,调动和保护他们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第三,要进一步明确可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和做为合资合作造林,依法推进林木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三是强力推进全市林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在进一步完善市级林业综合执法机构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县市要按照省、市文件要求,整合执法力量,组建综合执法机构,理顺执法体制,明确执法职责,落实人员及办公设施,以保证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为切实开展好林业执法活动奠定基础,保护我市林业资源的安全。
(五)抓依法治林,进一步加大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一是要强化林地林权的管理,加快林权登记发证,特别是加快退耕还林登记发证步伐,以保护森林资源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要进一步规范林地征占用管理,严格审核审批制度,健全监管体制,提高审批效率。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森林采伐限额管理,认真落实森林采伐的相关政策和技术规范。四是要严格木材运输和经营加工的管理,切实规范木材流通秩序。五是要在搞好普法宣传的同时,紧紧抓住春季三、四月份和秋季九、十月份的林业案件多发期,集中组织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对林业“三乱”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力求稳、准、快、狠地打击不法分子,保护林业资源。六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七届党代会精神,切实加快我市东部沿海湿地建设步伐。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与湿地管理。七是建立森林病虫害预测预警机制,突出抓好枣树、杨树、梨树三大树种以及全市窗口地带、重点工程及旅游景点等重点地段的病虫害防治,尤其要抓好美国白蛾、杨扇舟蛾等重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与防治工作确保我市不发生大的病虫害。八是进一步强化林木种苗生产管理,加大“两证一签”的规范管理力度,为我市林业发展奠定坚实的苗木基础。
(六)抓队伍促林,进一步提高全系统和谐机关创建水平。紧紧围绕全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以学习为基础,以廉洁为前提,以创新为动力,以节约为保障,以服务为宗旨,以和谐为目标,大力开展“六型”机关创建活动,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志争一流”的行业精神,全面树立“行为文明,运行有序,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行业新形象。通过创建学习型机关,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通过创建廉洁型机关,切实抓好廉政制度的落实和廉洁意识的提升,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群众廉政勤政、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通过创建创新型机关,切实抓好思维观念、工作体制与机制、工作方式与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林业干部队伍的创造活力;通过创建节约型机关,切实抓好机关干部职工节约理念的提高,不断强化艰苦奋斗精神;通过创建服务型机关,切实规范服务行为,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通过创建和谐型机关,切实抓好林业队伍团结向上精神的培养,不断提高文明机关的建设水平。通过切实抓好“六型”机关的创建,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开创全市林业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