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林业局2007年工作总结
沧州市林业局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是全面推进全市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让沧州能绿的地方绿起来,让该绿的地方绿起来”的指示精神,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保护林业资源为前提,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市林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已完成造林17.23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14.87%;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7万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0%;绿化河渠210公里,道路426公里,绿化村庄1261个;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091万株;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2.5%;完成果树树体改造25.3万亩,其中高接换头10.3万亩;落实果品标准化生产40万亩,建设和完善果品出口创汇基地41万亩;新增果品无公害果品基地认定15.7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57%;全市果品总产达到24.2亿斤,林业总产值达到30.5亿元。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方面:
一、突出抓好造林绿化,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
面对国家进一步强化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新形势,全市上下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造林绿化布局,坚持造林绿化“目标不变、决心不变、任务不减、力度不减”,共完成造林17.23万亩。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今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市春季造林动员大会、全市春季造林现场观摩调度会、全市东部绿化现场观摩会、全市秋季造林动员大会等多个全市性会议指导林业工作。市委书记郭华、市长刘学库、市委副书记潘冬青、副市长匡洪治多次就造林绿化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同时,深入造林现场。3月16日,市五大班子领导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全市做出了表率,有力地推动造林绿化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重点突出。我们积极调整造林思路、活化造林机制,以东部绿化工程、“十河五路”绿化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工程、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通过健全绿化责任制,逐级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共绿化河渠210公里,道路426公里,绿化村庄1261个,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7万亩。三是机制创新。通过拍卖、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落实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盘活宜林地资源,建立了“林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责权利相统一的经营体制,促进了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四是全民参与。通过领导带动、广泛建立义务植树基地、推行全民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以资代劳等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各届群众营造各种形式的纪念林,不断扩大了义务植树的声势,丰富了义务植树的形式,延伸了义务植树的内涵,提高了义务植树的尽责率。全市已累计有330万人次参加植树劳动,义务植树1091万株。
二、突出抓好提质增效,加快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为切实抓好结构调整,推进提质增效工作,我们实行了由局领导分头带队包县、包任务的办法,督导各县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工作。一是认真抓好果品标准化工作。以沧县、献县、泊头、黄骅等四个林果大县为重点,完成果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面积40万亩,新增无公害果品基地认定面积15.7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57%;二是切实抓好果树结构调整。完成以枣、梨为重点的果树树体改造25.3万亩,其中果树高接换头10.3万亩,建设和完善果品出口创汇基地41万亩;三是积极开展了以果增收示范村建设。突出抓了以黄骅市孔店村为典型的果品增收示范村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在全市重新确立省、市、县三级以果增收示范村81个,其中省级9个,市级24个,县级48个。通过强化科技支撑力度,省级示范村实现人均果品收入近万元,市级示范村实现人均果品收入8000元,县级示范村实现人均果品收入5000 元;四是大力开展科技推广活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科技16推”活动,共举办各类林果技术培训班30多次,培训人数5万余人,发放科技资料8万余份;开展各种类型的科技下乡活动56次,接待群众1.5万人次;同时建立了专家咨询热线,接待群众咨询380余人次,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林果业的高品质生产。
三、突出抓好病虫害防治,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灾害防控体系
林业灾害防控工作的好坏,是关系到我市森林资源安全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一是着力做好美国白蛾的监测与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测报体系和检疫体系建设,启动了美国白蛾防治应急预案和联系报告制度,制定了《2007年度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副市长匡洪治与项目区主管副县(市、区)长签定了《沧州市防治美国白蛾工程任务目标责任书》。同时,成立了市级防治专业队1支、县级防治专业队16支、乡(镇)级防治专业队130支,配备人员 900余人、大型防治机械 13台套、机动高压喷雾器452台套、使用农药近60余吨,落实了防治资金112.6万元,确保防治工作扎实有效。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对1952个疫点进行了地面防治,防治面积达91.9万亩(其中飞防 1.5 万亩,地面喷药90.4万亩),有力地遏制了美国白蛾的发生。二是强力做好野生鸟类疫源疫病监测工作。针对今年候鸟迁徙季节早,数量大的实际,为切实做好野生鸟类保护、监测与防控禽流感工作,我们进一步研究制定方案,强化措施,完善应急预案,落实责任制。在全市林业系统成立了加强防控野生鸟类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工作督导小组,对重点县市区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及时了解各地防控野生鸟类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领导情况、监测人员与设备配备情况以及监测站点工作情况。以海兴、南大港国家级疫源疫病监测点和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省级监测点为主,建立健全县级野生鸟类疫情监测站点22个。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由监测站(点)--乡--县--市四级观察员、巡视员组成的信息网络,实行每日一次监测汇报和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制度,从而保证了鸟类疫情监测信息的畅通。
四、突出抓好依法治林,加快建立比较严格的资源保护体系
一是在认真总结推广青县、泊头两个试点县市经验的基础上,全市全面启动了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市现已明确产权195.0万亩,占列入此次改革范围林地的100.0%,林权登记发证面积179.4万亩,占列入此次改革范围林地的91.99%。;二是大力开展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绿盾二号行动”等三项专项行动。共查破各类涉林案件210起,其中移交刑事案件6起,行政处罚241人次,收缴野生动物活体3600余只,行政罚款23.01万元;三是积极开展“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救助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6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5只;四是在全市全面开展了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初步摸清了我市主栽树种、品种情况及优株选择等重点项目调查。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种苗工程管理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全市新发和换发两证45套,有力地规范了苗木生产经营管理,促进了造林质量的提高。
五、突出抓好队伍建设,加快建立比较丰富的思想教育体系
一是建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学习和教育,全面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法纪意识、民主意识和自律意识,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把学习贯彻的成果体现到完成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三是在全局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了“树立沿海意识,建设沿海强市,林业部门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大讨论活动,以增强党员干部的沿海意识、开放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着力点,以促进机关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作风转变、效能提高、服务改进为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每个务林人应有的作用。四是认真组织开展了以“五查五树”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集中检查整顿活动,并结合本系统实际,大力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行业精神,“风清、气正、干事”的良好氛围在全局上下蔚然成风。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二日